索引号: | {OrganizationCode}-2021-00000036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11-1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乡村振兴局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5502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周贵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因此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政策扶持,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产业支撑。
一、注重规划引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一是依托脱贫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脱贫地区聚集,发展“一县一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分明、功能有效衔接的结构布局,促进产镇融合、产村一体。坚持脱贫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一体规划、协同推进。强化省级统筹,促进县际间协同发展,打造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按照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建设要求,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种养业,建成一批绿色标准化基地。推进品种培优,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自主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以特色赢得市场。今年我市共安排产业项目247个,其中:种植业85个,养殖业22个,加工业39个,其他100个。截至八月底,已开工247个,开工率100%;已竣工165个,竣工率66.8%。三是要把花生、辣椒、西瓜、酥梨、红富士苹果、生猪养殖、肉牛养殖、桂柳蛋鸭、果蔬种植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五金工量具、节庆用品等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谋划建成年产值百亿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 平面分布”转型为“ 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 同质竞争” 转变为“ 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就业培训。加大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培训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A类工种2000元、B类工种1800元、C类工种1500元的补助。用足用活“雨露计划”培训政策,高质量完成职业教育助学补贴、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精准实施技能提升。截至目前,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已通过审核并享受秋季职业教育助学补贴8331人,发放资金1249.65万元,完成率100%。二是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帮扶家庭子女、劳动者等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高校毕业生和企业职工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5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由企业自主用于学徒培训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参加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范围,落实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三是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依托优质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做好选手集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工作。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带动作用,为技能劳动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三、用活金融政策,做到“应贷尽贷”。
一是五年过渡期政策保持不变。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要继续坚持“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政策要点。扶贫小额信贷及续贷、展期在五年过渡期各项政策保持不变。二是明确贷款用途。扶贫小额信贷要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不能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更不能集中用于政府融资平台、生产经营企业等。2021年全市小额贷款当年新增8278户,新增贷款总额3.1亿元,三是开展通报约谈,推进政策落实。将扶贫小额信贷质量、逾期贷款处置等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内容,定期通报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开展情况,对问题较多、违规情节较重地区的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提醒,限期整改。四是落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加强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重点选择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带贫效果明显的涉农企业、乡村旅游企业等作为贷款主体,创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切实构建“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龙头企业走”的扶贫产业链条,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22.8亿元,贷款额度位居全省第一。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经验。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培训,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及时总结各地规范健康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加大交流推广力度。五是要求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科学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规模,明确风险补偿启动条件及程序。对已发放的、未直接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要加强监管,建立台账,分类处置。
2021年10月19日
2021年10月19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