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OrganizationCode}-2021-0000015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9-18 | 废止日期: | 2021-12-31 |
文 号: | 商农〔2021〕84号 | 所属主题: | 其他文件 |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2021年麦播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市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好小麦,打牢明年夏粮生产基础,研究制定了《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2021年麦播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农业农村局
2021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2021年麦播技术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市“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好小麦,打牢明年夏粮生产基础,特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麦播工作的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总体要求。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努力打造有特色的“豫东粮仓”,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今年夏粮总产达90.68亿斤,比上年增加1.21亿斤,增长1.4%,首次突破90亿斤大关,实现了夏粮“十八连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粮食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面对不断加剧的疫情,世界各国都想把粮食的保险系数打得更高一些,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扩大进口、增加储备。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抓好粮食生产,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牢牢把握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动权。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坚持把抓好小麦生产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行动,全力以赴把今年麦播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强筋小麦200万亩,各地播种面积不得低于上年,打牢明年夏粮丰产基础。
二、落实关键措施,夯实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要立足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一)把好小麦选种关,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根据今年小麦播种形势,结合近年来小麦品种在不同县(市、区)、不同气候年型下的综合表现和试验示范结果,提出秋播小麦种植品种布局建议。主导品种:百农207、周麦27 、百农4199 、众麦1号、商麦167、郑麦136、中麦895、存麦16、商麦156。搭配品种:平安11 、存麦11、濮兴8号、华伟303、囤麦127、矮抗58、天麦119、徐麦35。示范品种:百农307、周麦36、周麦33、秋乐168、 轮选66、许科718 、存麦21、大平原1号、富麦916 、商麦8号、中原丰1号。强筋、中强筋品种:华伟305、新麦26、郑麦1860、郑麦7698 、郑麦3596、西农511、丰德存麦5号、徐麦32、豫丰11、伟隆169、周麦30、锦绣21、中麦578 、郑品麦8号、藁优5218、郑麦158、郑麦369、西农20。排名不分先后,各县(区)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综合品种表现、农民种植习惯等,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小麦品种。
(二)把好整地质量关,重点做好深耕耙压。农谚讲“小麦要丰产,七分在于种,三分在于管”。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有利于提高综合抗灾能力,争取田间管理主动权,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绿色发展。各地要以“深(耕深25厘米以上)、细(表层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平(土地平整)、实(上虚下实)”为标准,突出抓好深耕、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落实,全面提高整地质量,打好麦播基础。一是对秸秆还田地块,要努力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二是进一步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对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要进行深耕一次,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实耙平;三是各类麦田都要做到播前镇压耙实、踏实土壤。
(三)把好配方施肥关,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化肥施用依据目标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按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的技术要求合理施用。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每亩总施肥量氮肥(纯氮)为16~18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5~7公斤、钾肥(氧化钾)4~6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比例以6:4为宜,氮肥追施宜在拔节期结合浇水进行或者每亩底施45%(22-15-8)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50公斤、返青期追施尿素12~14公斤为宜;亩产500公斤左右的田块,每亩总施肥量氮肥(纯氮)为14~16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3~5公斤、钾肥(氧化钾)2~4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比例以7:3为宜,氮肥追施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或者每亩底施45%(22-15-8)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45公斤、返青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为宜;亩产400公斤以下的田块,提倡氮磷并重,适当补充钾肥,一般亩施氮肥(纯氮)为12~14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1~3公斤、钾肥(氧化钾)0~2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比例以7:3为宜,氮肥追施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或每亩底施45%(22-15-8)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40公斤、返青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为宜。强筋小麦稳氮增钾补硫,以每亩底施45%(25-10-10)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45公斤、硫肥3~4公斤、返青期追施尿素12~14公斤为宜。
(四)把好种子处理关,推行绿色病虫防控。在麦播期间,全面开展种子处理,力争麦播种子处理全覆盖,杜绝白籽下地。纹枯病、茎基腐病和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地块,可选用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高效杀菌剂及其复配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全蚀病重发区可采用硅噻菌胺悬浮剂拌种,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种子处理;地下害虫重发区可选用辛硫磷、吡虫啉、噻虫嗪或毒死蜱拌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要实施土壤处理。对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提倡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与吡虫啉或噻虫嗪等,进行混合拌种或包衣,达到“一拌多效”。种子处理时,可加入适量诱抗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进行种子和土壤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大力提倡统防统治,实施统一包衣(拌种)和混合包衣(拌种)及土壤处理,确保小麦出苗齐、匀、全、壮。
(五)把好规范播种关,奠定小麦壮苗基础。规范化播种是奠定壮苗基础、构建高质量群体起点、协调群体与个体矛盾、实现丰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力争做到适期适量足墒下种。一是适期播种。要结合主推品种特征特性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播期。一般半冬性品种适播期为10月7~15日,对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应在适播期内适当晚播。二是适量匀播。一般高产田每亩基本苗为15~20万;中产田为20~25万。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每推迟2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每亩基本苗最多不宜超过30万。同时,要在高质量整地前提下,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宽幅匀播、宽窄行播种、缩距匀播等播种方式;旱作区示范推广免耕沟播。播种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三是足墒播种。在小麦适播期下限范围内,应按照“宁可适当晚播几天,也不能种歉墒麦”的原则,确保做到足墒播种,一播全苗。若麦播墒情不足,要提前造墒;如遇连阴雨天气田间积水,要及时排水晾晒再播种。播种后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镇压,土壤过湿不镇压,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麦播技术指导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种足种好小麦,关系到全年粮食目标任务完成,关系到夏粮丰收基础,关系到农民经营收入,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把任务明确到人,明确到单位,迅速行动,狠抓措施落实,搞好各项服务。
(二)强化技术指导。要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掌握麦播动态,解决群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强化宣传培训。要通过召开麦播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电视广播专家讲座、12316专家咨询热线、发放技术资料、农技110、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大力宣传培训麦播关键技术。同时要积极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组织小麦专家制作麦播技术专题片,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远程专家系统、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提高麦播技术知晓率。
(四)强化示范带动。柘城县、睢阳区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其他县(市、区)也要统筹项目资源,开展好“1+4”活动,建好各类试验示范田,集成推广绿色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充分发挥好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麦播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其率先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辐射带动群众科学开展小麦播种。
(五)强化防灾减灾。麦播期间气候多变,要加强和气象部门联系和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为种植农户提供准确天气信息或预报预警信息,要树立抗灾保麦播的思想,早谋划、早着手、早准备,及早制定防灾预案,强化防范措施,确保麦播顺利进行,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