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411400005837379D-sqsmzj-00000141 | 发布机构: |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民政局 |
生效日期: | 2022-09-0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商民文〔2022〕4号 | 所属主题: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对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1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1号建议的答复
李彩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与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卫生健康委、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建设
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市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把医养结合作为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支柱进行重点培育。一是将医养结合服务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制定“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健康老龄化规划、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构建支撑医养结合发展的规划体系。二是相继出台《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和《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三是加快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支持医疗机构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将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引导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新建改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社区(乡镇)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全市拥有医养机构16家,每家机构养老护理型床位均超过150张,床位使用率均达到80%以上;全市1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中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2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全市90%以的养老机构均设置了医务室,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比例达到50%。四是深化医养机构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优先与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康复、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由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探索开展社区卫生中心与社区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养老院)“两院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融合发展,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综合服务。目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223对,基本实现医养签约服务全覆盖。五是优化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实施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网格化管理,明确服务主体、服务责任、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养老服务机构(含日间照料中心)为片区内居家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代缴代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为片区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管理、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医疗护理、安宁疗护、随访管理等服务,落实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制度,提高服务科技性和便利性。2021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43%,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67.33%,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到81.6%。六是加强老年人签约服务管理。实行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强化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和提质增效,兼顾基本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拓展日间照料及机构养老健康服务内涵,探索建立“医养护一体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预约转诊、用药指导、中医药“治未病”、康复护理、长期照料服务。2021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人数627171人,签约率82.07%。
二、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一是关于机构养老产业,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结合规划期末人口规模,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统筹核定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模,规划中心城区人均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二是关于社区养老产业,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按照生活圈居住区要求,统筹考虑养老服务设施数量、用地规模,逐步形成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互为补充、层级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一是实现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均等化布局,依托现有或者新规划医疗资源,结合周边用地情况,合理配建养老设施,统筹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二是建议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进行良性互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我市医疗资源与养老设施有机结合,助力我市医养结合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2022年7月2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民政局 0370-3288717
联系人:訾济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