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4114000058373878-sqsfzhggwyh-0000006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9-2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商发改〔2022〕67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政协五届七次会议第57010号提案的答复
无党派人士联谊会: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提案已收悉。经与市人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关注。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9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33个产业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重点区域,1000多家重点招商企业,绘制《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招商路线图》,指导县(市、区)按图索骥,一对一、点对开展有的放矢开展招商。截至目前,我市成功招引落地了总投资120亿元的力量钻石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温州高端汽摩配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福建以晴集美数智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不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信用产品创新力度,针对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鼓励银行机构针对纳税守信、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研发信用贷款类产品,创新推出“华商e贷”“信用快贷”“纳税e贷”等纯信用贷款产品。加大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落实各项惠企便民金融政策,督促各银行机构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对普惠型小微企业开展无还本续贷,满足正常经营小微企业融资周转需求。开展金融政策和产品推介对接,拓宽融资覆盖面,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现场交流,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减轻财务成本和偿付压力。
二、积极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制作《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万人助万企”政策明白卡》(金融类)、《河南省企业融资服务产品手册》和《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汇编》宣传彩页发放给企业。严格落实“企业服务日”活动,积极走访分包企业,落实主办银行机制,坚持做到专班服务、专人对接、专案推进。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转发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关于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财税政策的通知》,积极宣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等税费减免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
三、“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积极梳理汇总人社部门惠企政策,形成政策集成。印发《深化服务“万人助万企”活动若干举措》,通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缓缴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并通过加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供企业人才发展支撑、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具体措施助企纾困解难。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积极组织开展保障重点企业用工专项攻坚行动、春风行动等助企用工系列招聘活动。通过线上招聘、网络直播带岗招聘、线下专场招聘、乡镇巡回招聘、村组定点招聘等多种形式着力保障我市企业用工需求。
四、为企业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激励实体经济发展。对我市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等项目给予奖补。通过统筹整合市级有关专项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落实有关奖扶政策。研究制定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办法,设立企业还贷周转金,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规范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2022年起免收3个月房租、减半收取12个月房租。鼓励各地对承租非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出台房租减免政策,积极争取省财政20%的奖励补贴。
五、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制度,及时梳理公示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做好窗口办理和网上办理等标准化建设,优化行政审批和网上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证明事项材料“应减尽减”,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不合理门槛和限制,实现大中小企业和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提升工作主动意识,自觉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对县(市)、区有能力承接的审批事项,下放或委托县(市)、区局审批办理。
最后,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还请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
2022年7月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发展改革委 3288357
联系人:刘畅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