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改革委 | |
生效日期: | 2018-11-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2132号提案答复的函
冉然委员:
接到您提出“关于我市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的提案(第52132号)后,我委非常重视,立即交办相关业务科室,认真开展调研,明确专人进行认真办理。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着力壮大产业集群。要按照转型发展要求,科学谋划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升集群规模和质量,着力打造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重点围绕食品、纺织服装制鞋、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打造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环保设备、医药健康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集聚区,以区中园方式布局建设新兴产业园区,谋划实施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和引领型标志性重大项目,推动尽快形成集群优势。
(二)着力完善产业配套。加快推动依托产业集聚区的双创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双创综合体等载体项目。建设一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集聚资金、信息、物流、人才等要素,完善提升产业生态,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快县域延伸机构网点,支持各县区设立产业基金,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
(三)着力促进创新发展。围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加速研发创新平台布局,加快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制冷装备、金刚石超硬材料、环保装备等优势领域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鼓励各县区制定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大创新型人才团队引进力度,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项目。积极设立创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着力培育省级研发中心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优势领域领头企业。加快推进重点企业向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在产业集聚区设立或共建研发机构。完善双创载体平台。2018年,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开工建设一个“双创综合体”,四个高新区今年要率先建成投入运行。启动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选择智能制造基础和条件较好的民权等产业集聚区,争取纳入省第一批试点,以分类综合评价确定的A类和B类企业为重点,逐一制定实施智能化改造方案,建设智能化示范园区。
(四)着力推进精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抢抓产业转移等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开放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龙头型型项目、延链补链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创新招商模式,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紧盯重点、实施突破。支持各县区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精准招商政策,采取代建厂房及厂区基础设施、代购生产设备、配套提供员工公寓、给予房租和物流补贴等措施,吸引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轻资产“拎包入住”。推行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资本+招商”新模式,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引进一批重大项目。鼓励开展园区共建招商,通过“飞地经济”、股权合作等方式,定向承接产业转移。突出专题招商,各县区围绕重点主导产业,针对性开展对接,提高招商精准度。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专题招商活动,力争每县区新引进1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2个以上投资5亿元重大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各县区制定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运用“基金+产业”、园区共建等招商方式,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开展专题招商。。
(五)着力推动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商贸、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服务等生活性设施配套,与城区共建共享。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实现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优化内部生产、生活、商务、生态等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和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发展,推动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谢谢对发改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2018年7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288357
联系人:刘彦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