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繁体版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政府网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区政府(管委会)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政府网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114114000058373878-sqsfzhggwyh-00000029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01-1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规划计划

        2023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安排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3-01-1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也是市委决定实施的能力水平提升年、项目谋划建设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我们必须立足发展改革职责职能抓好贯彻落实。

        我们要清醒认识面对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从国际看,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当前,世界再次站在了历史演变的十字路口,新冠病毒仍在蔓延,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逆全球化思潮泛滥,美欧通胀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势复杂分化,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为我们实现更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从国内看,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加鲜明,政策向好、总体回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两个确立”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凝聚了奋进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加快培育壮大,稳经济政策效应正持续释放,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环境稳定、政策向好。尤其是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愈加深切感受到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愈加深切感受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考量和前瞻擘画,只要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从周边看,竞相发展态势更加激烈,标兵渐远、追兵将至。与省内地市相比,信阳2021年经济总量增长到了3065亿元,与商丘3083亿元基本持平;周口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3496.2亿元,超过商丘400亿元;驻马店2022年前三季度已经超过商丘。我们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此外,山东、江苏、安徽正大力支持省际边界地区发展。2010年商丘经济总量1146.5亿元,与菏泽1151.6亿元基本持平,而到了2021年,菏泽经济总量已达3976.7亿元,比商丘多出893.4亿元。江苏徐州更是发展迅速,2021年经济总量已达8117.4亿元,正在冲刺万亿俱乐部。还有安徽亳州发展势头强劲,面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2021年仍然保持了8.6%的高速增长。商丘作为河南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在代表河南与区域其他城市竞争中资源要素正在被周边地市虹吸。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推进、大力攀升的阶段,城市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潜力,保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具备许多发展优势和基础条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体现在:一是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必将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动经济爬坡过坎、行稳致远。二是宏观政策全面显效。国家先后出台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等政策。省里印发了关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的政策措施清单,聚焦6大领域细化了90条政策措施。我市也研究制定了《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经济提质扩量的政策措施》《2023年“451工程”重大项目》,这些政策效应将集中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加快改善、回升向好。三是枢纽经济积蓄成势。枢纽偏好型产业蓬勃发展,传化公路港、京东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枢纽经济特色进一步彰显。四是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中心城区崛起计划、上市企业清零计划,培育形成了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和制冷、工量具、超硬材料、电子信息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持续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新增长点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市拥有1012万户籍人口、89.7万市场主体、1799家规上工业企业,有效投资潜力大,消费市场空间广,并且,以商丘为中心200公里半径内有1.6亿人口,随着后疫情时代投资回暖、消费回暖、项目建设回暖,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会进一步增强。

        更让我们倍增信心的是,省委、省政府明确商丘“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发展定位,支持设立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发扬拼搏精神、奋斗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要从战略全局出发,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致力打造“七个强市”、大力实施“七大行动”,突出抓纲带目、以点带面,重点把握好5个方面:一是强化内需有效拉动。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抓好“三个一批”“451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供给体系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将内需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创新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效率、增强韧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更多产业迈向中高端、关键环。三是强化枢纽经济牵引。坚持以通道枢纽为基础,以高效物流为纽带,以优质服务为依托,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交通枢纽集聚布局,加快建设交通网络、物流枢纽、关联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的枢纽经济体系,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升级转换。四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按照“寻标、对标、竞标、创标”要求,对标高位、拉高标杆,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政策精准滴灌,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发展动能。五是强化城区示范引领。按照“一核两翼三区四维”城市发展定位,全面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推动功能片区互联互融、组团发展,不断增强中心城区集聚裂变、辐射带动能力。

        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将工作重心从保重点发展转移到稳整体运行上来,持续完善“红黄绿”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动态监测、会商分析、精准施策,不断提升运行调度准确性、时效性。进一步优化改进电力、交通等先行指标监测体系,依托省“四保”平台健全日监测周调度机制,对指标异常波动的行业和县(市、区)及时预警,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早处置,从事后调节向事前预控转变。强化开发区运行预判分析,对主导产业投资、重大项目实施、预期目标完成进度进行动态监测,调动开发区竞相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局际协调机制作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持续加压推进、加强跟踪对接,推进稳经济一揽子及接续政策措施效应全面释放,确保用足用好稳经济政策措施。有效发挥有形之手作用,推动经济加快恢复至正常发展轨道,印发实施我市《全面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经济提质扩量的政策措施》,推进6大领域85条举措落细落实,奋力拼经济、促就业、保民生,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快速恢复的强劲势头。加强国家、省稳经济政策跟踪对接,因时应势更新完善政策“工具箱”,并根据需要及时出台,在关键节点更好发挥“助推器”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

        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依托发展改革部门综合性优势,积极作为,加强重大政策、重大活动谋划储备,加快激活消费需求。推动连锁、生鲜、家政等便民商业设施及教育、医疗、文娱等公共服务设施进社区。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县域龙头连锁流通企业,推动村级物流寄递服务站全覆盖,充分挖掘城乡消费潜力。谋划特色商品、特色美食、汽车家电等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二)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把稳住基本盘与嫁接新动能结合起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重点抓好隆世达食品产业园、闽源钢铁200万吨扩能、浙江汽摩配产业园、五洲国际鞋业产业园、乔治白校服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商丘生物医药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抓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雄富光电产业园、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智能医疗设备产业园、超硬材料产业园、众宏铝基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聚焦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和关键领域,新培育1-2个省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实施生物经济重点工程,在氢能与储能、前沿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应用示范项目,重点抓好碳基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省级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

        积极打造服务业发展集聚地。围绕科技服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养老育幼等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重点服务业产业园区,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园区综合竞争能力。发挥我市市场规模、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丘服务”骨干企业。推动服务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弱变强”,壮大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群体数量。

        大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紧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总体规划编制,按照产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0%的要求,合理划定开发区空间范围和四至边界,调整优化各开发区主导产业和功能布局,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纵深推进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化运营需求,依法依规下放规划、土地、环评、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进整产业链、整园区招商,带动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扎实做好开发区运营工作,力争5家开发区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开局。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瞄准“一地一极两区”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统筹考虑开发区功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有效衔接,推进生态、生活、生产融合发展。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主导产业,推动投资30亿元的储能材料、投资50亿元的上汽百万套发动机壳体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崛起新支撑。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智慧岛建设。推动智慧岛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加快招引高质量企业、研发机构、金融资本等双创资源,力争新增创业辅导、科技交易、金融服务、中试试验、检验检测等科创服务机构15家以上,新增在孵企业(项目)50家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低于30个。

        培育高能级创新载体。紧盯省区域创新高地布局动向,明确目标定位、发展路径、重点任务,积极创建省级科技创新中心。聚焦超硬材料等优势特色领域,建成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及各类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年度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

        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新建5G基站2000个,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加速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持续提升交通、能源、自然资源、应急等领域智慧化水平,加快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新建充换电站10座以上、公共充电桩200个以上。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典型应用场景建设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制造业、物流、文旅等重点领域智能化改造。重点推动有色、化工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深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加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化物流产业园。加快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打造一批智慧田园、智慧果(菜)园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四)着力抓牢抓实项目建设

        推进“451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推进44个40亿元以上项目、57个20-40亿元项目、133个10-20亿元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在推动经济稳定向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社会事业5大领域,安排省市重点项目850个以上,总投资达到6500亿元左右,年度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用足用好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工作机制,完善“三个一批”双周调度、季度考核、观摩点评等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强化重大项目评估督导和服务工作的协同联动,形成项目建设合力。春节假期后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将举行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要提前谋划,精心做好项目申报以及活动筹备工作,确保实现项目建设“开门红”。

        强化项目储备熟化。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效益明显、引领转型、夯实基础、群众期盼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完善项目要件和手续,全面提高项目包装质量和成熟度,确保“一申即中”“投放即开工”。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金融等支持保障,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政务审批“首席事务代表”工作机制作用,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等措施,最大限度减时限、减流程、减材料,确保项目审批和要素保障提速增效。统筹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路资金共同支持同一项目的组合效能,有效带动社会投资,集中力量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五)着力推动枢纽经济提质增效

        编制实施枢纽经济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最新决策部署,充分吸纳我市枢纽经济最新发展成果,重新编制《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开放、产业、城市互动融通,努力在打造枢纽经济上蹚出新路、作好示范。编制完成365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部_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bat365验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围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全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图谱。

        提升枢纽基础能级。按照“航空打造节点、铁路建强枢纽、公路织密路网、水运构建规模”的总体思路,加快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商丘动车存车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商丘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实施南广场及市政配套工程。实施310国道商丘段新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永城至单县、永城至灵宝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民权至砀山高速公路工程、沱浍河航运二期工程、古宋河至大沙河航运工程。开工建设商丘机场。谋划布局临空经济区和临港经济区。

        厚植现代物流优势。以国际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智慧云仓等为重点,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场站”物流运行体系,带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依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张名片,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铁路物流基地、投资26.8亿元的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投资28亿元的国际商贸物流港、投资50亿元的豫商国际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夏邑、宁陵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创成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和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做好2022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坚持营商环境专项指标攻坚周例会机制,推动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参评指标的培训指导力度,及时学习掌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全面推进营商环境系统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全省营商环境“1+7”系统性改革方案,进一步加强重点任务、改革目标落实的监督考核,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实现系统性改革、系统性重塑。争取省级营商环境示范市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县级营商环境示范创建。

        推动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市、县两级的监测平台,力争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对重点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实现举报建议及时办、监测指标实时看,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及任务落实落地。

        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提高信用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逐步实现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及时全量归集共享。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激励市民和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开展信用示范创建活动。

        (七)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土地要素、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加快培育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和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实现要素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持续推进价格改革。落实污水处理、城镇集中供热等价格机制改革,持续规范教育、垃圾处理、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加快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和信息共享能力。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做大做强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力争进出口总值实现75亿元,维持在全国前列。提质发展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吸引更多跨境电商入驻。加快商丘综合保税区申建步伐,推进盛佳食品、财洽食品等项目建设,夯实申建基础。深化与河南物资集团合作,加快商丘国际陆港项目建设。争取设立中欧班列货物集散商丘作业区。

        (八)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中心城区崛起计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力争石油基新材料产业园等特大型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推动4×1200吨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力量钻石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强中心城区服务业。推进商丘古城和日月湖、日月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日月湖高端商务区重点引进全国知名商业、酒店、餐饮品牌,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多元化“城市会客厅”。商丘古城高端生活服务区重点加强古城保护性修复利用,推动演艺演出、民宿民俗、特色餐饮等业态植入,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道北产业服务中心区重点突出功能支撑,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展审批服务和人才服务,持续提升片区整体功能。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县域扩权赋能,持续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统筹推进县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商虞一体化进程,推进永城、睢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建设,支持永城加快建设商丘副中心城市,鼓励各县(市)集中资源要素,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40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支持虞城县创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柘城县创建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打破县(市、区)工业项目落地界限,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出台“飞地经济”相关政策,形成“飞出地”和“飞入地”互利共赢态势。推进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持续扩大东向开放,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入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加强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谋划,力争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推进豫鲁、豫皖等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

        (九)着力推动绿色转型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筹备召开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推进流域环境系统治理和问题整改。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推进引江济淮配套工程、柘城容湖惠济河段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淮河流域惠济河洼地、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做好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全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按照“1+10+7”政策体系分工编制专项行动方案,完善市级政策体系。围绕绿色能源、产业、交通等7个重点领域,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改造行动,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和生产利用效率。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会商联审机制,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推动中电商丘、民权热电二期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永城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睢县、民权、柘城、宁陵、夏邑等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建设。

        (十)着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稳定和促进就业。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强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监测预警和针对性帮扶。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推进夏邑、民权实训基地更好发挥作用,为各类就业创业群体提供更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和实训。落实省、市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整合打造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园区。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强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市、县级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加快职教园区建设,争创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扎实做好年度省市重点民生实事。

        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做好粮食、生猪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确保重点时段市场价格总体稳定。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强价格宣传和舆情监测,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robots